「唔得!」「唔准!」「唔可以!」真的有用嗎?

「唔得!」「唔准!」「唔可以!」真的有用嗎?

撰文:精神科專科許龍杰醫生   葉偉麟

很多時候,家長會因為小朋友不守規矩,或是挑戰了一些底線而大發脾氣。例如家長不想小朋友碰某件東西,家長只會說:「喂!不准碰!」、「不可以!」和「停」等,那麼小朋友便會聽到很多這一類「不行!」和「不准!」的句子。其實,這樣會令孩子經常覺得自己做錯了,繼而會打擊他的自信,令他將來做事時可能會逃避。

那作為家長的,有甚麼辦法讓孩子在守規矩的同時,又不會打擊他的自信呢?家長又可以用甚麼說話技巧呢?

舉例而言,如果小朋友現時大發脾氣,氣得漲紅了臉的時候,我們可以利用以下的「三部曲」處理:

第一部曲:說出他的感受

「爸爸媽媽看見你很生氣……」

「你看你氣得漲紅了臉……」

家長可以嘗試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,這是第一個、亦是很重要的步驟。

第二部曲:訂立守規界線

孩子發脾氣時,能會有打人的行為,那家長要立刻劃定一條界線:「好的,我們這裡是不傷害對方的。」幫他訂立守規界線。

第三部曲:安排疏導平台

如果孩子已出手打人了,家長便要為孩子安排一個平台,疏導他這種憤怒的情緒。

 

例如家長可以說:「哦!我看到你生氣得漲紅了臉,而且還氣得想打人呢!不如你顯示給爸爸看,你有多生氣吧!」「你不如打這個鯊魚公仔吧!」

可能小朋友便會說:「嗯,好的!」然後就搥打這個鯊魚公仔。在這時候,家長便要告訴他:「哦,爸爸看到你真的非常生氣。」

家長讓他抒發情緒,那小朋友就會明白,原來當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時候,是會被父母所接納的。

只要家長用了以上三個步驟,不但可以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,也不會縱容他們的錯誤行為,最重要的,是孩子同時也可以學習守規矩。

 

讓孩子學習面對失敗

讓孩子學習面對失敗 

撰文:財商教育協會課程及培訓總監

   關顯彬先生

 

很多情況下,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打擊往往不是失敗本身,而是他對挫敗的理解。例如孩子沒被選上代表學校參加校際比賽,他們一般想到的原因可能是能力不及同學。但其實背後或許還有其他原因,可能老師擔心他弄傷了,就不能代表學校參加其他更重要的比賽。這樣做不是教孩子逃避責任,而是有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,導致失敗的確實是他們自身的因素。



作為孩子,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,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,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,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,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,從而產生抗逆力。這時,父母要及時告訴孩子,失敗並不可怕,只要勇敢一點就能做好的,從失敗中吸取教訓,看一看下次怎樣做。父母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,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,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。同時,教育孩子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,提高克服困難和抗逆力。

 

人生中,沒有人可以長久不敗,像中國「欄王」劉翔亦曾經在倫敦奧運會中失手,只有勇於面對失敗的人,才有機會再次展現成功的笑容。

 

父母都要懂得教育孩子勇敢面對失敗,因為沒有人一生都是平步青雲的。我們從小明白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的道理,所以正視失敗沒甚麼可怕。但如果細察我們對這句話的認識,重點應該放在「成功」,而非「失敗」,以致於我們對失敗的認同還是有條件的。當失敗不能保證未來的成功時,失敗恐怕還是一種羞恥與罪惡。因此,父母必須好好弄清楚,自己究竟在教導孩子面對失敗,還是逃避失敗呢!

 

 

小朋友扭計瞓地 要如何處理?

小朋友扭計瞓地 要如何處理?

 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asian-little-boy-cry-lying-on-1471001003

 

撰文:精神科專科許龍杰醫生

 

很多家長都試過有這樣的經驗:帶小朋友出外遊玩,原本一家人心情愉快,小朋友也玩得盡興。但突然之間,小朋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(如看見玩具要買),家長不容許,小朋友就即時變臉,哭哭啼啼。當家長嚴厲訓斥,小朋友卻變本加厲,不但哭鬧得更大聲,更扭盡六壬,蹬腳瞓地,引來街上途人注目(甚至可能懷疑你在虐兒)。家長無計可施,唯有極盡安撫,甚至舉手投降,買下玩具給小朋友,希望平息風波。最後,小朋友一但要求得逞,玩具還未到手,便已經破涕為笑,之前的哭鬧一掃而空,令家長哭笑不得。

 

可是,家長有沒有留意,假如這些「因扭計壓力而妥協」的情況出現的次數愈多,小朋友的哭鬧次數卻會不減反增?這是由於一個心理學現象 - 「正向增強現象」(Positive Reinforcement) 的後果。所謂「正向增強現象」,意思是當對方出現一個行為之後,假如即時給予對方獎勵,那個行為便會再次出現。當獎勵愈多,行為重複出現的機會也愈高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vector/capricious-boy-kid-crying-asking-mother-1968565228

 

套用在剛才的例子上,假如小朋友哭鬧不止,在他情緒最激動之時,假如大人滿足了他的無理要求(如買玩具),這便等於獎勵了他哭鬧的行為,以後當小朋友有其他不合理的要求,便會更傾向用哭鬧的手段來達到目的。另外,一般小朋友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,假如父母平時愛理不理,但小朋友一哭鬧,父母便立時緊張萬分,因為即使打罵也是關注的一種,久而久之,小朋友便會傾向以哭鬧,作為吸引父母注意的手段。

 

所以,家長要適當處理小朋友的哭鬧,首要的事是父母要保持溫和的態度,但同時要堅持原則,不可以輕易妥協,特別是不能因為小朋友持續哭鬧,就最終屈服而滿足要求。假如父母無法控制場面,可以嘗試減少對小朋友的注意,如移開眼神接觸、木無表情或不與小朋友說話等。另外,假如哭鬧的場所是在家中發生,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到一個寧靜的角落,切斷所有對小朋友的關注,讓小朋友慢慢冷靜下來,再對他慢慢說清楚問題所在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boy-warned-by-parent-stubbornness-living-1545700532

 

當然,更重要的是當小朋友行為良好,沒有哭鬧之時,要不時給予小朋友適當的關注,讓小朋友有安全感,不會用大吵大鬧作為「籌碼」,來爭取父母的愛,這才是治本之道。

幼兒耐性低 學習等待的重要

幼兒耐性低 學習等待的重要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crying-baby-girl-holding-onto-mothers-588075287

 

撰文: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前校長伍家珍女士

 

幼兒的耐性總是較低,難以容忍等待。自我控制能力是一個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,適當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,抑制衝動與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。它是建構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,是個體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。

 

「媽媽,我現在就要到公園去,現在就去,我不要等啊!」為甚麼「等待」對幼兒來說這麼困難?為甚麼當父母在打電話、在超市購物排隊或為客人準備飯菜時,兒童的耐性總是這麽低呢?

 

等待是孩子成功的印記

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教授進行了一個軟糖實驗。他把一群年約4 歲的孩子帶到一間陳設簡陋的房子,然後給他們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,同時告訴他們,如果馬上吃軟糖,就只能吃一顆;如果 20 分鐘後再吃,將獎勵多一顆軟糖,總共可以吃到兩顆軟糖。在米歇爾離開後,有些孩子已急不及待把糖吃掉;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、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作睡覺狀;也有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,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。通過觀察,米歇爾發現有三分一的孩子馬上吃糖果,有三分一的孩子則一直等米歇爾回來,兌現額外獎勵後才開始吃,另外三分一的孩子一開始堅持,但後來卻忍耐不住放棄了等待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cute-little-asian-boy-eating-candies-1683180616

 

米歇爾繼續追蹤研究參加這個實驗的孩子們,直到他們高中畢業。追蹤研究的結果顯示,當年馬上開始吃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得缺乏自信,與同齡者相處不好;等到最後才吃糖果的孩子則交際能力強、有主見且學業出眾。「等待者」較「不等待者」的考試成績平均高出 210 分。實際結果說明,能等待的那些孩子,其成功率遠遠高於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。

 

就上述實驗,米歇爾提出了「延遲滿足」這個概念 ─ 能夠堅持等待就是能夠延遲滿足,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在成人後較容易獲得成功。

 

讓嬰兒學習等待一會

忍耐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東西,但它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。孩子學習忍耐前必須具備「估量、理解時間的能力」和「領會因果的能力」,然後我們才可以培養忍受挫折和延遲滿足的能力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asian-baby-boy-sitting-on-high-1751064188

 

零至 18 個月的嬰兒只有兩三分鐘的忍耐力。即使如此,我們也必須讓新生嬰兒學會等待一會兒,鼓勵嬰兒忍耐是從簡單地告訴他開始的。當他聽到您的說話,他就會開始考慮稍後將出現甚麼,因此父母可以一方面為嬰兒預備他的需要,一方面用說話描述您為他預備了甚麼。當幾個月大的嬰兒聽到您的說話,他便會停止煩躁以此表明他已經懂得你的說話,因為語言聯繫著因果思維,所以它幫助嬰兒學會延遲滿足。

 

分類
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

讓默書變得有趣 遊戲掌握「聽、寫、記」

讓默書變得有趣 遊戲掌握「聽、寫、記」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child-studying-living-room-2085554887

 

撰文:家庭動力心理治療師
   兒童遊戲治療師 李惠婷

 

新學年,小朋友又要開始默書測驗。雖然默書看似簡單,但其實要運用到的技巧非常複雜,所需要用到的叫做「分散性專注力」,要一邊在腦袋中尋找字的筆劃寫法,用手寫出來,一邊要豎起耳朵聽著老師閱讀,並記著下一個要默的句子,邊寫邊聽邊記,有時寫錯字還要先刪掉再寫,與時間競賽,超難的呢!

 

所以,要掌握默書的技巧和得到好成績,就要同時掌握「聽、寫、記」三個技巧,以及提升一心可以幾用的「分散性專注力」。

 

要讓默書變得有趣,可以將這幾項技巧訓練變成遊戲。一方面遊戲的趣味性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,讓一個惱人的練習變成親子遊戲時間;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孩子的成功感,從遊戲中得到大人的鼓勵,孩子們自然會愈來愈喜歡學習。

 

訓練幾種技巧的遊戲可以分開的,以下提供一些例子,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呢!

 

一)聆聽的遊戲

由大人讀出英文句子:“There is a rabbit on the table.”,小朋友把句子的內容畫在畫紙上,只畫圖,不寫字,這是訓練聆聽的部分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children-drawing-their-mothers-face-on-2136148219

 

  1. 小朋友很喜歡調轉角色,由他們讀句子,大人默書,甚至可以修改大人的字,這讓他們有成功感,又可以訓練正確讀音,閱讀過又仔細修改大人的錯字(家長們可以刻意寫錯),增加對串字或寫法的記憶。

 

二)中英文寫字的遊戲

中文字複雜難記,加上用筆寫字,其實對孩子來說不但抽象,而且難以牢記的。寫字練習可以不用筆寫,而嘗試運用身體各部分寫字,利用不同的感官加強記憶。例如:

  1. 在沙盤上寫字,讓手指接觸沙的感覺,提升對字的記憶。
  2. 使用不同質感的材料砌字,例如紅豆、泥膠和不同質感的手工材料等,更可配合顏色,例如響音用紅色,其他字母用綠色,增強記憶。
  3. 大人用手指在孩子的身體各部分寫字,讓他們估出甚麼字。例如手掌、背部和額頭等,當然視乎孩子的能力而定;或倒過來由孩子寫在大人身體上亦可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young-asian-boy-writing-his-name-1334538686

 

三)分散性專注力遊戲

其實很多遊戲都訓練這種專注力,例如「爭櫈仔」,要邊聽音樂,邊留意著椅子的位置作出反應;「冚棉胎」,要邊數/聽數字,邊打開咭,又要留意數字的配合作出反應等等。

 

現時有些桌上遊戲都是這樣設計的,介紹一個遊戲叫作「moo斯密碼」,孩子要邊聽到密碼,腦海中想著密碼所代表的圖案,記著密碼的次序,最後要找出相合圖案的圖咭,雖然很複雜但又很刺激呢!

小朋友唔肯開金口 聽音樂有冇幫助?

 小朋友唔肯開金口 聽音樂有冇幫助?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female-primary-school-student-wearing-glasses-363771758

撰文: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

 

家長期待孩子牙牙學語的心情,孩子第一次「開金口」的感受,大概要當過父母方能體會。家長希望孩子盡快開始說話,以千方百計引導孩子發聲。口部訓練對於說話能力的發展固然重要,但家長也不能忽略聽覺訓練,因為這是語言培訓的重要前提。

 

聽覺刺激與語言表達的關係

聆聽與表達、接收與輸出,兩者關係密切,也有相輔相成的作用。而在幼兒階段,孩子的接收若不足夠,對於輸出多寡絕對有直接影響。筆者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作分析,聽障人士在語言表達方面都有困難,但這並非因為他們的口部肌肉或相關能力有問題,而是源於缺乏聽覺渠道的輸入。沒有聲音內容的驗證與比較,儘管口部發展正常,也會因沒有「庫存」,而未能「供應」。因此,家長要留意有否給予孩子足夠的聽覺刺激。

 

多元化的聽覺刺激

也許有家長會說,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,而且也努力輸出大量聲音給孩子:常常跟孩子說話、講故事和向孩子描述周遭環境等,更會使用不同語言進行。這固然是很理想的聽覺刺激,然而,以上內容雖然豐富,性質卻很相似 ─ 全部屬於語言。其實,聽覺接收可以很多樣化,例如音樂就是一種有助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。反過來說,通過孩子聆聽音樂的表現,家長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語言發展。

 

音樂有利語言發展

筆者從多年的教育經驗中發現,語音能力較差的兒童,在音樂和聲樂等方面的學習也會較難,例如音準、節奏感及音域等,其實這與聆聽能力及構音能力有關。不同種類的聲音中,除了人類語言,音樂是理想的語言教材。音樂種類繁多,不同的節奏或主題,讓幼兒能從中擴闊對聲音的理解。除了教育意義外,一些柔和的音樂甚至有助緩和情緒。

 

吹奏口琴 體驗聲音與呼吸的變化

同樣的樂曲通過不同樂器演奏,感覺可以截然不同。這對於孩子的聆聽敏銳度也是很好的訓練。除了聽唱片或電腦播放音樂檔案,如果能讓孩子接觸真實的樂器,實際操弄,讓他們更清楚不同材質的樂器與聲音的關係,也是既好玩又有意義的活動。眾多樂器中,口琴是很好的訓練工具。吹口琴的時候,幼兒需要用口呼氣,從而有機會體會聲音與呼吸間的變化。幼兒吹奏口琴,運用舌頭及嘴唇製造聲音,讓彼此間得到協調,正是口部運用的重要基礎。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young-girl-play-harmonica-home-homeschooling-1789256258

 

唱兒歌學說話

除了模仿日常生活對話外,唱一首可愛的兒歌亦有理想的果效,用音樂來盛載語言能夠增強記憶,加深印象。假如幼兒能夠跟著唱,即使剛開始時未能發出正確語音,在模仿的過程中也能訓練說話能力。

 

 
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chinese-mother-daughter-playing-clapping-game-197694470

 

萬丈高樓從地起,孩子將來能夠有良好語言能力,幼兒時期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。通過運用音樂和樂器,幼兒可以在輕鬆有趣的方式下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,家長們不妨多多嘗試。

 

疫情長時間戴口罩
如何讓孩子學會「睇人眉頭眼額」?

家長園地

撰文:香港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
   高級言語治療師 蕭以嵐

在日常與他人社交互動中,我們除了觀察他人的行為外,也會對他人的行為作「解釋」及「預測」。心智理論 (Theory of mind) 是推論或代入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,例如代入他人的想法、信念、慾望和意圖等,運用此能力去解釋他人的想法、知覺及預測他們的行為。心智理論可細分成「情緒辨識」、「信念」和「假裝性遊戲」。

兒童心智理論的發展時期,大約是從 3 到 7 歲。但 3 歲之前,孩子要先掌握以下技巧才能有效地發展心智理論能力:

1. 留意身邊人們的行為及加以模仿
2. 辨認他人的情緒並運用詞語表達(例如:開心、傷心、嬲、驚)
3. 能參與假裝性遊戲
4. 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及喜好
5. 明白人會作出行為來獲得想要的東西(例如:伸手拿取糖果)
6. 明白不同情緒所產生的原因及後果(例如:如果我打哥哥,媽媽就會嬲,然後會鬧我。)

提升心智理論的方法有:

1. 向孩子交談時多用與心理有關的詞彙
運用與心理有關的詞彙與孩子溝通,可令孩子更具體地了解自己及別人的心理狀況。心理有關的詞彙例子有「想」、「假裝」、「知道」、「相信」、「覺得」及與情緒有關的詞語。平時多留意孩子想表達的意思,再給予回應。例如:「啊!你想要蛋糕」、「不要怕!你以為我走了,其實我還在」、「媽咪好嬲因為你打哥哥」。家長亦可多向孩子解釋他人的心理狀況,例如:「美美收到份生日禮物笑得很燦爛,佢應該覺得好興奮。」

2. 與孩子參與角色扮演遊戲
角色扮演遊戲鼓勵孩子代入不同的處境及人物的角度思考,藉此推論出相關的行為。開始扮演時,孩子可先扮作日常生活常見的人物,例如:媽媽、醫生、老師和司機。家長要留意,在遊戲中無論說話和行為都要代入所扮的角色。此活動能幫助孩子從不同社交情境中體驗各種情緒、想法及互動情況,亦在當中學習觀察、模仿、預知、檢討及調整自己的想法及行為。

希望家長能在日常生活善用機會,與孩子多分享、多溝通,讓他們學會「睇人眉頭眼額」,成為一個「讀心神探」!

資料來源:
Hollin,P., Baron-Cohen, S.,& Hadwin,J.(1999).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mind-read. West Sussex, England: Wiely Press

Lowry,L.(2015).” Tuning in” to others: How young children develop theory of mind. TheHanen Centre.

香港痙攣協會 (2005). 聯情繫意: 發展自閉症幼兒的社交能力. 香港痙攣協會.

要愛孩子, 先要愛自己,
3招教你保持最佳心理狀態

家長園地

撰文:家庭動力兒童遊戲治療師
  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李慧芝

在現今的社會,父母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,確實不容易。筆者曾經接觸過很多家長,發現大部分父母所面對的困難,並非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也並非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孩子,而是難以在孩子出現狀況時,仍能保持對孩子的信任和樂觀的態度。很多時候,父母擔心孩子的問題會持續和惡化,因而變得愈加焦急,並重複以無效的方法處理孩子的問題。

那麼,父母該如何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況,面對管教子女的壓力和挑戰呢?以下幾點可供父母參考:

1. 對自己的壓力指數更敏感
父母也是人,所以都會有情緒低落或身心疲憊的時候。父母對自己精神狀態敏感的目的,在於提醒自己,要先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。因為當父母在高度壓力的狀態下,難以有效地敏感和回應孩子的需要。反之,不適當的回應有可能會傷害孩子及破壞親子關係。

2. 善用資源,紓緩壓力
當父母感到有壓力時,應該盡量發掘和善用自己內在和外在的資源,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。例如找家人或朋友傾訴、做一些能令自己放鬆的事情、找一些正向的思想和信念鼓勵自己等。目的在於令自己得到適當的休息,暫時紓緩壓力。

3. 轉念,反思
假如父母的壓力持續及增加,便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。有時候,這些壓力不止來自外在環境的影響。父母的自我價值、世界觀及對事物的看法,都會影響我們如何做父母。例如有些父母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,未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,結果不斷催促子女學習或參加活動,甚至當孩子出現壓力和負面情緒時,這些父母也無法有彈性地回應子女的需要。假如父母能意識及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便能避免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至下一代。

因此,父母愛孩子,也得要先愛自己。只有父母健康快樂,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。